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车间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设计与实施、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车间的规划、建设和评估。
Title: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Part 3: Guidelines for Digital Workshop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7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智能制造 第3部分:数字化车间建设指南》(DB37/T 4649.3—2023)为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建设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建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总体要求”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数字化车间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这意味着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制定长期规划,并且分阶段推进实施。同时强调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要求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网络安全、设备运行稳定等关键因素。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章节中提到,企业应当建立高速、可靠的信息网络环境。这不仅包括有线网络还应该涵盖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此外,对于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比如建议采用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再者,“生产过程控制”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有效管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的部署、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功能定义及其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方式等内容。标准特别强调了实时数据分析的价值,认为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优化生产效率。
另外,“信息集成与共享”部分则聚焦于如何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信息流通。为此,标准提倡使用开放的标准接口来确保各子系统之间可以无缝对接。同时鼓励利用云计算平台作为统一的数据存储中心,以便于跨地域协作。
最后,在“评估与持续改进”环节里提出了定期审查机制的重要性。即每隔一定周期就需要对当前的数字化车间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据此调整后续的发展方向。这种动态管理模式有助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且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 第3部分:数字化车间建设指南》从多个角度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无论是从基础架构搭建还是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引,值得相关从业者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