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资源服务目录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管理流程和更新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在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服务目录的编制、维护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Title:Public Data - Data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s - Part 4: Resource Service Catalo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46.4—2023公共数据 数据治理规范 第4部分:资源服务目录》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公共数据资源服务目录的编制和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规则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数据资源应按照业务领域、数据类型等维度进行科学分类,并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编码体系。这种分类方法能够确保每一条数据都有唯一的标识符,便于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共享交换。例如,在业务领域划分时,可以将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作为一级分类,而具体到某一类别的具体数据项则作为二级分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查找效率,还减少了因重复或混淆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数据采集与更新机制
关于数据采集,标准强调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这意味着在收集任何数据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对于已经存在的数据资源,需要定期检查其时效性,一旦发现过期或者错误的信息应及时修正或删除。此外,还提出了建立数据更新机制的重要性,即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来安排数据的采集频率以及更新周期,以保证信息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数据开放与共享原则
为了促进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本标准提倡遵循最小化原则来决定哪些数据可以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向公众提供有用的服务。另外,对于那些涉及敏感信息的数据,则需采取加密传输等安全措施,并且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同时鼓励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数据共享平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利用。
数据质量保障措施
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支持的效果好坏。因此,本标准特别重视对数据完整性的维护工作。一方面要保证每个字段都有值且无缺失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出现逻辑矛盾的现象,比如年龄小于出生年份等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清洗、校验及审计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数据集的质量水平,进而增强使用者的信任度。
以上几点只是对《DB37/T 4646.4—2023》部分内容做了简要说明而已。实际上整个文件涵盖了更多细节方面的内容,如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隐私保护策略等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