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周礼粉条的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周礼粉条的生产与经营。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Zhouli Vermicelli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20T 2-2023地理标志产品周礼粉条生产技术规范》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周礼粉条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对确保周礼粉条的独特品质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正宗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红薯作为主要原料的选用标准。要求红薯淀粉含量不得低于20%,并且需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这一规定确保了粉条的基本原材料质量,为后续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生产工艺环节中,特别强调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比如在粉碎过程中,要保证薯块完全粉碎并过筛,以避免杂质混入成品;在搅拌阶段,则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使淀粉充分糊化形成均匀的浆液。这些细节处理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外观。
再者,关于产品质量检验部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感官检查、物理化学指标测定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测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体系。其中,感官评价涵盖了色泽、气味、滋味等多个维度;而物理化学指标则涉及水分含量、灰分比例等具体数值范围。
最后,在包装贮存运输环节也做出了相应规定。建议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并且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装轻卸,防止碰撞挤压造成损坏。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点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DB5120T 2-2023地理标志产品周礼粉条生产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体现了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和品牌保护的高度关注。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