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园林绿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与处置、灾后恢复及评估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园林绿化领域针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应对及恢复管理。
Title:Emergenc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Urban Landscape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园林绿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规范》(编号为DB3301/T 1127—2023)是一项专门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在面对气象灾害时的应急管理工作而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到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性规定,旨在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园林绿化气象灾害的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其核心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此外,还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气象灾害分类及分级
标准明确指出了常见的城市园林绿化相关气象灾害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台风、暴雨、暴雪、高温干旱等,并根据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不同级别的灾害对应着不同的响应措施,这有助于各级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采取行动。
三、风险评估与预案编制
在风险评估方面,要求定期开展城市园林绿地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作出科学预测。同时,还应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内容涵盖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信息报告流程等方面,确保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程序。
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是有效防范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覆盖全市范围内的实时监控网络,及时获取天气变化信息并发布预警通知。对于已经形成的灾害趋势,则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达相关信息,增强市民自我防护意识。
五、应急响应措施
当确认存在或即将发生严重气象灾害时,各责任单位需按照既定方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例如,在强降雨期间加强对排水设施巡查维护力度;在大风天气来临前修剪易折断树枝;遭遇低温冻害时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减轻损害。另外,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救援活动,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安全。
六、灾后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样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因此,标准特别强调了灾后评估的重要性,要求对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据此制定合理的修复计划。同时,也要借此机会优化现有布局设计,提升整体抗灾水平。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规范》为我市应对各类极端天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希望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能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