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基本要求、人员职责、管理流程、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Diabetes \"Three-Doctor Co-Management\" Treatment 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是近年来在糖尿病管理中提出的创新理念,旨在通过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运动康复师三方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TCACM 1610-2024 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其中关于“血糖监测频率”的调整尤为值得关注。
与旧版相比,《指南》对血糖监测频率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在老版本中,仅笼统地规定了每日监测次数,但并未区分不同类型的患者群体。而在新版中,明确了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阶段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应采取差异化的监测频率。例如,对于初诊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7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而对于已经实现良好控制且长期稳定的患者,则可适当减少监测频次至每周1-3次。
这种变化背后体现了精准医疗的理念——即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健康管理计划。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由内分泌科医生评估患者的总体状况,并结合其日常活动量、饮食习惯等因素确定初始监测频率。随后,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同时,运动康复师会设计适合个人体能条件的锻炼方案,进一步促进血糖达标。在整个过程中,定期复诊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确保所有干预措施都能持续发挥作用。
此外,在实际操作层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合适的血糖仪设备,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二是教会患者正确记录血糖数据,并能够分析这些信息找出可能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三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来。
总之,《指南》中关于血糖监测频率的新要求反映了当前糖尿病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即更加注重个体化服务。通过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运动康复师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