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设备选型、施工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河港口岸电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hore Power Facilities at Inland River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439—2023《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内河港口岸电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了其在特定区域内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2. 术语和定义:对“岸电设施”、“高压岸电”、“低压大容量岸电”、“低压小容量岸电”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岸电设施”是指为靠港船舶提供电力供应的设备及系统,包括电源、配电装置、电缆管理系统等。
3. 设计要求:
- 供电方式选择:根据船舶用电需求和港口条件,推荐采用高压岸电、低压大容量岸电或低压小容量岸电。对于停靠大型货船的码头,建议优先考虑高压岸电。
- 安全性设计:强调了防雷接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安全措施的设计要求,确保岸电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
4. 施工要求:
- 材料与设备:规定了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安装工艺:对电缆敷设、设备安装的具体工艺流程做出了详细说明,比如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接头处理等细节要求。
5. 验收标准:
- 功能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试、通电试验等项目,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作。
- 性能指标:如电压波动范围、频率稳定性、谐波含量等参数需达到设计要求。
6. 运行维护:
-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故障处理:制定了详细的故障排查步骤和应急处理方案,保障设施持续稳定供电。
这些条文从多个层面规范了内河港口岸电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港口岸电设施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