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花生种植中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Peanut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05/T 218—2023)是河南省针对花生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防治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在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巡查田间情况。特别强调了对蛴螬、蚜虫和叶斑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频率,规定每7天至少巡查一次。此外,对于病虫害发生初期,应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这一措施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威胁,降低病虫害暴发的风险。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生物防治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蜘蛛等控制害虫数量,并鼓励种植诱集植物吸引害虫远离主作物。同时,推荐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来抑制地下害虫。这些方法不仅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依赖,还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
化学农药使用的规范
尽管强调绿色防控,但标准并未完全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它明确规定,在其他防控手段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适量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但是,严格限定了用药量及间隔期,并要求每次施药后都要记录详细信息,包括时间、剂量、天气状况等。这不仅保证了防治效果,也便于后续追溯与管理。
草害综合管理
针对杂草问题,标准提出了“以草治草”的理念,即通过合理布局作物种类来抑制杂草生长。例如,在花生行间种植覆盖作物或绿肥作物,既能固定土壤水分又能阻挡杂草种子传播。另外,机械除草也被纳入推荐方案中,特别是在播种前深翻土地以破坏杂草根系结构。
培训与宣传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向农户讲解最新的绿色防控知识和技术要点,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只有当所有参与者都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4105/T 218—2023)为花生生产提供了一套全面且可行的解决方案,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农业健康发展。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显著提升花生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其他农作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