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旅游气象观测站的选址、设备配置、数据传输与处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旅游气象观测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AHMS 0012-2024对旅游气象观测站建设的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气象观测站的建设逐渐成为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环节。相比旧版标准TAHMS 0012-2018,新版标准TAHMS 0012-2024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其中关于“观测站选址”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本文将聚焦这一条文,探讨其应用方法与实际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旅游气象观测站的选址仅提出了“应远离污染源”的原则性要求,但并未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或指导性方案。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观测站周边环境的具体限制条件:即距离工业排放源不得少于500米,距离交通干道不得少于300米,并且需要确保观测站上空无遮挡物影响风速和风向数据采集。这一系列量化指标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标准的操作性,也使得选址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以某地新建的高山滑雪场为例,其计划配套设立一座旅游气象观测站。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在选址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通过实地考察确认了潜在污染源的位置,计算得出最近的工业排放源距离为600米,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小间距。同时,他们还测量了交通干道的距离,发现最接近的路段距拟建站点约400米,超出了规定范围。为此,团队重新规划了观测站的位置,最终将其移至更远的安全区域。此外,在确定观测站顶部空间时,工作人员特别注意避免树木、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存在,确保仪器能够准确记录大气状况。
这种严谨的选址流程,不仅有助于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也为后续的旅游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例如,通过对风速、降雪量等关键气象要素的精确监测,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预防因恶劣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因此,新版标准中关于选址的规定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总之,TAHMS 0012-2024中关于旅游气象观测站选址的新要求,体现了标准化管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