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安全用药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草莓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Title: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trawberry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413T 0024-2023《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宿州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草莓种植过程中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以下从标准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开篇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如“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了防控工作的统一性和科学性。
病虫害预测预报
该部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同时,建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预测准确性,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来预判未来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及其发生程度。
农业防治措施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例如,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避免连续多年种植草莓;在品种选择上优先考虑那些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新优品种;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田间湿度,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生物防治方法
提倡使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环保型手段来进行病虫害治理。比如可以释放捕食螨来对付红蜘蛛,或者施用苏云金杆菌(Bt)悬浮剂对付斜纹夜蛾幼虫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农药残留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化学防治原则
虽然生物防治是首选方案,但在必要情况下仍需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标准指出,在使用任何杀虫杀菌剂之前都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切勿超量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产生抗药性问题。此外,还应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使用,防止害虫快速适应单一药物。
安全间隔期规定
对于需要通过化学方式控制病虫害的情况,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概念。这意味着从最后一次喷洒农药到果实采摘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确保最终上市的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以上是对DB 3413T 0024-2023《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果农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草莓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