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籼型香软米水稻品种复壮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籼型香软米水稻品种的复壮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toration of Indica Fragrant Soft Rice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84-2023《籼型香软米水稻品种复壮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籼型香软米水稻品种的复壮技术流程,确保种质资源的纯正性和稳定性。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优质籼型香软米水稻品种作为复壮对象。在种子处理环节,要求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包括使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随后冷却至室温继续浸种24小时,以达到杀菌效果。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二、育苗管理
关于育苗管理,规程强调了营养土配制的重要性,建议采用腐熟有机肥与田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营养土,并加入适量磷钾肥作为基肥。此外,在播种前需对苗床进行平整处理,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苗期要定期检查幼苗生长状况,及时补苗补肥,确保秧苗健壮成长。
三、大田栽培技术
在大田栽培阶段,规程提出了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水肥管理措施。推荐每亩种植约1.5万穴左右,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之间。水分管理上实行浅水勤灌原则,特别是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要注意适度控水。施肥方面,遵循“前促后控”的原则,前期重施氮肥促进分蘖,后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防止贪青晚熟。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及稻飞虱等,规程提供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同时加强田间巡查,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或生物手段进行治理,避免药物残留超标影响稻米品质。
五、收获与储藏
最后,在收获时机的选择上,规程建议当稻谷籽粒达到90%以上成熟度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的稻谷应及时晾晒干燥,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一般为13%-14%)后入库储存。储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以防霉变和虫害侵袭。
以上内容是对DB53/T 1184-2023中若干重要条文的具体阐述,希望对从事籼型香软米水稻生产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