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光谱法的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安装与调试、数据处理与分析、维护与校准及质量保证。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光谱法进行地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等水质参数的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制造、验收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pectroscopy-based Onlin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NMC 002-2024《光谱法水质在线监测预警技术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项指标和应用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本文以“光谱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定规则”这一条文为例,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新标准明确了数据有效性的判定需基于仪器校准、样品预处理及环境因素控制三个主要方面。其中,仪器校准要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校准,并记录每次校准的结果与偏差情况。如果发现连续三次校准结果均超出允许范围,则需立即排查设备故障并重新校准直至合格。样品预处理环节则强调了对水样pH值、浊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进入检测系统的水样符合规定的条件。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工作环境是否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第一步,按照说明书完成仪器初始化设置;第二步,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记录校准曲线的相关信息;第三步,采集现场水样前先排除可能干扰测量的因素,例如气泡或悬浮物过多的情况;第四步,将处理好的水样注入检测单元,启动测量程序,观察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第五步,对比现场测定值与实验室分析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是否存在显著误差。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当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期间,为了保证及时预警,可以适当放宽部分条件限制,但必须在事后补充完整的验证资料,并向主管部门报备说明原因。同时,所有相关数据应当妥善保存至少三年以上,以便后续查阅和审计之用。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TNMC 002-2024不仅提高了光谱法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的技术门槛,还进一步规范了从设备维护到数据分析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这对于提升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