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校园科普气象站的运行要求、维护管理、数据处理与应用以及安全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学校校园科普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Campus Popular Scien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42—2023《校园科普气象站运行指南》是专门针对校园内设置的科普气象站制定的技术规范。这份标准对于指导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
1. 气象站选址:标准明确指出,气象站应选择在开阔、平坦且不受遮挡的地方,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要求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避免电磁干扰。
2. 设备安装:规定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主要设备的安装高度和方向。例如,温度传感器距离地面1.5米,风向标需保持水平并指向正北。
3. 数据采集频率与存储:建议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至少保存一年的数据记录。这有助于长期趋势分析及突发天气事件的研究。
4. 校准维护周期:强调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和校准工作,包括清洁镜头、调整传感器位置等,以保证测量精度。
5. 安全措施:提出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避雷设施进行专项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同时要求定期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完好无损。
6. 教育功能开发:鼓励学校利用气象站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观测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从而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这些内容不仅为校园气象站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还促进了科学知识在学校中的传播与发展。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校园气象站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