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处置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的应急处置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Major Food Safety Accidents (Level III) - DB5306T 11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115-2023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应急处置工作规范》是云南省针对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定的地方标准化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事故分级:标准明确指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造成伤害人数在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事件。这一定义为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提供了明确依据。
2. 信息报告时限:一旦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安办应在接报后30分钟内电话报告上一级政府食安办,并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这一时间要求确保了信息能够迅速传递至更高层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对于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由市级人民政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这有助于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应对效率。
4. 医疗救治与疾病防控:医疗机构需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疾控机构要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此条款强调了救治与防控并重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5. 信息发布管理:任何关于事故的信息发布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批准,由指定部门统一对外公布。这样做可以避免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
6. 后期处置:包括事故责任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总结评估等内容。其中特别提到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同时做好受害群众安抚工作,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规范了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流程,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