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腾冲天麻仿野生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质选择与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腾冲地区天麻的仿野生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Simulated Production of Tengchong Tian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25-2023 腾冲天麻仿野生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腾冲地区天麻仿野生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种质资源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用经过鉴定并符合GB/T 18671规定的优质天麻种源。这意味着在选择种麻时,必须确保其遗传特性优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此外,还要求种麻表面光滑、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痕迹,重量应在40克以上,这样可以保证种植后有较高的成活率和产量。
其次,在栽培环境方面,标准强调了土壤条件的重要性。规定种植地需选在海拔1800米至22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红壤,pH值控制在5.5到6.5之间。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并且要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这些要求旨在为天麻提供一个接近自然生长条件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
再者,关于栽培管理措施。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密度配置方案,建议每平方米种植不超过40株。另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要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量,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特别是在冬季休眠期,要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比如覆盖稻草或者塑料薄膜等材料来保护植株免受低温侵害。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策略,包括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科学轮作制度等非化学手段。当确实需要使用农药时,则必须遵循NY/T 1276的规定,严格限制用药种类及浓度,确保产品安全无残留。
通过以上对主要条款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5305T 125-2023》不仅涵盖了从种质选择到最终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两大核心理念。这对于促进当地天麻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