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小粒咖啡果皮、果壳堆肥的原料要求、堆肥工艺、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小粒咖啡果皮、果壳堆肥的生产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osting and Application of Husk and Shell of Baoshan Arabica Coff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21-2023《保山小粒咖啡 果皮、果壳堆肥及应用技术规程》是云南省保山市针对咖啡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咖啡果皮和果壳堆肥的制作工艺、质量要求以及在农业中的应用方法,旨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制作堆肥的咖啡果皮和果壳应来源于健康植株,并且不得混入有害物质或污染物。这主要是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环保性,避免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原料需经过初步预处理,如去除杂质、适当破碎等步骤,以提高后续发酵效率。
堆肥制作过程
在堆肥过程中,标准强调了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堆体内部温度应保持在55℃至65℃之间至少三天,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同时,含水量需维持在45%-60%范围内,过高会导致厌氧发酵产生恶臭气体,过低则影响微生物活性。定期翻堆操作也被列为必要环节之一,有助于均匀分解有机质并防止局部高温损害堆肥结构。
质量检测指标
成品堆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效果。根据标准规定,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总养分含量(氮磷钾)、腐殖酸含量、pH值及重金属残留量等。其中,总养分含量不得低于5%,腐殖酸含量不低于15%,pH值应在6.0-8.0之间,而铅镉汞砷铬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最大允许浓度分别不得超过50mg/kg、0.5mg/kg、0.2mg/kg、15mg/kg和30mg/kg。这些严格的限定值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
应用指导
关于堆肥的应用,标准建议将其作为基肥施用于咖啡园或其他经济作物田间。每次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通常每亩地推荐施用量为1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调整施肥时间和方式,比如雨季前施用可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干旱季节则需配合灌溉措施共同实施。
综上所述,《保山小粒咖啡 果皮、果壳堆肥及应用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还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于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处理,还能提升农产品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