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测程序、质量控制、结果处理及记录保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
Title:Food Safety Rapid Detec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91-202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规范》是山东省潍坊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在第三条中提到,“快速检测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条强调了快速检测技术的选择必须严谨。这意味着在选择检测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其检测速度,还要确保方法能够真实反映食品的安全状况,避免因追求快速而牺牲准确性。例如,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应选用经过验证的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其次,第五条指出,“快速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这是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任何设备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比如,对于用于检测重金属含量的仪器,如果不及时校准,可能会导致误判,影响食品安全评估。
再者,标准第十一条要求,“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这表明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操作设备,准确分析检测结果。例如,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影响检测结论。
最后,第十五条提出,“检测记录应完整保存至少两年”。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检测过程的可追溯性。完整的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为调查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比如,在某些食品安全事故中,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检测记录来查找问题根源。
以上是对DB3707/T 091-2023部分关键条款的解读,这些内容为企业和机构实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