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光伏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分布式光伏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Access to Virtual Power Plant Management Cloud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F15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43-2023分布式光伏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技术规范》是深圳市为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与虚拟电厂融合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提出了“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等核心概念。其中对“分布式光伏”的界定不仅限于地理位置分散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其并网特性及规模要求;而“虚拟电厂”被定义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能源资源聚合起来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一种集合体。
其次关于系统架构设计,标准强调了云平台应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服务应用层。特别指出数据采集层需具备多种通信方式兼容能力,并且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数据处理层则需要实现海量数据存储、清洗以及分析功能,同时支持实时计算以满足动态调度需求。
再者在功能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云平台必须提供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数据展示、告警管理等基础服务模块外,还特别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功能:
1. 能量预测:要求能够基于历史数据与气象信息开展短期至中期发电功率预测;
2. 优化调度:支持根据电网负荷情况合理安排各分布式光伏站点出力计划;
3. 交易结算:构建完整的电力交易流程模型,确保各类市场主体间公平透明地完成电量买卖结算。
此外对于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也有严格规定,比如所有敏感信息均需加密存储传输;访问控制策略应当细化到具体操作级别;定期开展安全审计工作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口开放性上标准鼓励开发统一API接口,以便第三方开发者可以轻松接入并扩展更多增值服务。这将极大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加入其中共同推进智慧能源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