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程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各类企业、单位使用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风险评估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of In-Use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 within Sites/Plants - DB4115T 08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风险评估规范》(DB4115/T 088-2023)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风险评估工作。以下将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风险评估活动。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即正在使用的此类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叉车、牵引车、推顶车等。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风险”、“风险评估”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风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这为后续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风险评估流程
标准规定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其中,准备阶段要求确定评估目的、范围及方法;实施阶段则需收集资料、现场检查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应涵盖评估依据、过程、结果以及改进建议。
四、风险识别
在风险识别部分,标准强调要全面考虑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使用环境、操作人员技能等因素。同时指出,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来发现潜在隐患。
五、风险评价
对于风险评价,标准提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性评价主要基于经验判断,而定量评价则需要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具体数值指标。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根据风险等级划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风险控制
当确定了具体的危险源后,标准给出了多种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其中包括改善设备设计、加强维护保养、提高驾驶员培训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七、持续改进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回顾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及时调整优化方案,从而不断提升整体安全性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DB4115/T 088-2023《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风险评估规范》的一些重点条文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业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