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盾构隧道预制构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管理、原材料与半成品、生产工艺、检验与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中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
Title:Qual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hield Tunnel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5/T 266-2023《盾构隧道预制构件质量管理规范》是浙江省湖州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盾构隧道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质量管理要求,对于提升盾构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材料控制(4.1)
标准规定,用于盾构隧道预制构件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具体而言,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的选择需确保其粒径分布合理且不含杂质;钢筋则要求采用HRB400级及以上规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此外,外加剂的使用也需经过严格试验验证,确保不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一条款强调了原材料质量在预制构件生产中的基础作用,只有从源头把好关,才能保证后续施工的安全可靠。
2. 生产过程管理(5.2)
在生产过程中,标准特别强调了模具精度的重要性。模具作为直接接触混凝土的部分,其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mm,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得大于0.5mm/m。同时,脱模剂的选择也很关键,应选择环保型产品,既能有效防止粘连又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对于钢筋绑扎工序,则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确保绑扎牢固、间距均匀。这些细致的规定旨在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减少因生产不当导致的质量隐患。
3. 成品检验与验收(7.1)
成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几何尺寸测量以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三个方面。外观检查主要查看是否有裂缝、蜂窝麻面等问题;几何尺寸则需对照设计图纸逐一核对,确保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涵盖抗压强度、抗渗性等多个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每批次产品均需随机抽取样品送检,只有当所有检测项目均达标时方可准予出厂。此条款明确了成品验收的标准流程,有助于施工单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运输与堆放(8.1)
考虑到盾构隧道预制构件体积大重量重的特点,标准对其运输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推荐使用专用平板车或集装箱式货车进行运输,并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以防途中晃动造成损坏。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照指定位置整齐码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两层,底部须铺设垫木以分散压力。另外,还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以免影响构件长期稳定性。这些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构件完好无损地运抵现场并妥善保存。
综上所述,《盾构隧道预制构件质量管理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管控要点,还兼顾了实际操作中的细节问题,为保障盾构隧道工程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希望各参与单位能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地下空间建设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