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诊疗机构犬只狂犬病免疫点的建设要求、设施设备、人员管理、免疫操作规程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动物诊疗机构犬只狂犬病免疫点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abies Vaccination Points in Animal Clinics for D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90-2022《动物诊疗机构犬只狂犬病免疫点建设规范》是一项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动物诊疗机构内犬只狂犬病免疫点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免疫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条文:5.1.1 免疫点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位置,远离生活区和污染源。
解读: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保障免疫工作的环境质量。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充足的光线有助于工作人员清晰观察犬只的状态,而远离生活区和污染源则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不仅保护了犬只的安全,也保护了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健康。
设施设备
条文:5.2.1 免疫点应配备必要的免疫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冷藏设备、消毒设备、注射器等。
解读:这些设备对于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冷藏设备用于储存疫苗,保持其在适宜的温度下;消毒设备用于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注射器则是直接用于给犬只接种疫苗的重要工具。所有设备都需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作。
人员要求
条文:6.1.1 免疫点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兽医相关资格证书,并接受过狂犬病免疫培训。
解读:工作人员的专业资质是保证免疫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拥有兽医相关资格证书表明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此外,专门的狂犬病免疫培训能够使他们掌握最新的免疫技术和操作规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疫苗管理
条文:7.1.1 疫苗的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解读:疫苗的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从采购到最终使用,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要求,如疫苗的运输需要保持恒定的低温条件,储存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外观是否正常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确保疫苗的质量,从而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免疫记录
条文:8.1.1 应建立详细的免疫记录,包括犬只信息、疫苗种类、接种日期等内容。
解读:建立完善的免疫记录对于追踪犬只的免疫状况以及后续的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记录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哪些犬只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提供证据支持。记录的内容应当全面且准确,便于查阅和分析。
以上是对DB31/T 1390-2022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标准不仅能提升免疫工作的效率,还能更好地保护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