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欧大果榛子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平欧大果榛子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uro-Asian Large Nut Hazel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194-2023平欧大果榛子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平欧大果榛子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建园: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500米以下,坡度不超过25度的地区,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这一规定确保了榛子树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因地形或土壤条件不佳导致的减产。
2. 苗木选择与栽植:规定选用经过检疫合格、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优质苗木。栽植时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每公顷栽植约830株。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同时便于后期管理和收获。
3. 肥水管理:强调每年秋季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春季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同时,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需保持土壤湿润。这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榛子树健康生长。
4. 整形修剪:提倡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构,通过冬季修剪去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条,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的修剪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5. 病虫害防治:建议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例如,在早春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预防病害;发现害虫时及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处理。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 采收与贮藏: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且容易脱落时即可采收。采后要尽快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然后入库保存。正确的采收方法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并延长其保质期。
以上就是对《DB4114T 194-2023平欧大果榛子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