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荠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塑料大棚荠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inach Production in Plastic Greenhouses DB4114T 18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186-2023《塑料大棚荠菜生产技术规程》是由河南省商丘市提出并归口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塑料大棚荠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田间管理和采收等内容。以下是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荠菜的种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未受污染的土地。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条件有助于荠菜健康生长,确保产品质量。
2. 栽培季节
根据标准,荠菜的最佳栽培时间为秋季(9月至10月)和春季(2月至3月)。这两个时间段气温适宜,有利于荠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夏季高温对荠菜生长的不利影响。
3. 品种选择
标准推荐使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荠菜品种。例如,“豫荠一号”等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荠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同时也便于后期的田间管理。
4. 播种育苗
标准建议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进行播种。每穴播种量为3-5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保持育苗基质湿润,并在温度控制在15℃至20℃的条件下进行育苗。这样可以保证出苗率高且整齐。
5. 定植管理
当荠菜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种植200株左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成活。此外,还需注意定期除草,防止杂草与荠菜争夺养分。
6. 田间管理
在荠菜生长期,要定期施肥以满足其生长需求。通常在定植后7天施第一次肥,之后每隔10天追肥一次。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使用。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蚜虫、白粉病等,可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7. 采收
标准建议在荠菜叶片充分展开、植株高度达到15厘米左右时进行采收。采收时要避免损伤根部,以免影响后续生长。采收后的荠菜应及时整理包装,确保新鲜度。
以上是对DB4114/T 186-2023《塑料大棚荠菜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技术规范,能够有效提升荠菜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农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