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网格化管理、移动监管流程、信息平台建设及运行保障。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网格化移动监管工作。
Title:Regulatory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Grid-based Supervision of Agri-livestock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6T 38-2023《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网格化和移动监管的方式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网格化”、“移动监管”等关键概念。网格化是指将监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都有明确的监管责任人。移动监管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监管工作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2. 组织机构与职责:规定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要求建立由地方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3. 网格划分原则:强调网格划分应遵循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则,综合考虑地理特征、生产规模等因素,确保每个网格内的农畜产品生产主体得到有效覆盖。
4. 信息采集与更新:要求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定期收集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者基本信息、投入品使用情况、检测结果等。
5. 巡查检查制度:明确了巡查检查的内容、频率以及记录要求。规定巡查人员需按照规定的频次开展现场检查,并做好详细的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6. 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当发生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社会影响。
7. 考核评价办法: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各地各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结果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8. 培训教育活动: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
以上内容是对DB1506T 38-2023《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规范》中一些核心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