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林木生长预测所使用的数表及其应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林业生产、规划和管理中的相关计算与预测。
Title:Forestry Operation Tables DB21T 787-199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787-1994《林业经营数表》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森林经营过程中各类数据的计算方法和表格使用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
标准中明确指出,树种组成的确定需依据林分内各树种的蓄积量比例。林分密度则通过标准地调查得出,要求每公顷标准地面积不少于0.06公顷,并且样点数量应足够代表整个林分。实际操作时,调查人员需要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避免因取样偏差影响后续分析结果。
2. 龄级划分及测定
龄级划分基于树木的平均胸径和生长特性。标准给出了不同树种的龄级划分标准,例如幼龄林、中龄林等的具体胸径范围。测定龄级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木进行测量,并记录其胸径、树高以及冠幅等信息。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林分结构和制定合理经营措施至关重要。
3. 材积计算公式
对于不同树种的单株材积计算,标准提供了相应的公式。例如,针叶树材积可采用Husch等人的通用公式,而阔叶树材积则根据当地实测数据调整系数。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注意输入参数如胸径、树高等的准确性,同时结合当地的立地条件修正计算结果。
4. 采伐量预测
根据林分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内的可采伐量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预测方法包括静态法、动态法等多种方式。其中静态法适用于短期预测,而动态法则能更好地反映长期变化趋势。在进行预测时,要综合考虑自然更新能力、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预测结果既科学又实用。
5. 抚育间伐强度
抚育间伐强度直接影响到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标准建议按照林分年龄、郁闭度以及目标树种的要求来确定合理的间伐强度。通常情况下,间伐后的郁闭度应保持在0.6至0.8之间,具体数值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以上是对DB21/T 787-1994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林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