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蔬菜水果区域化基地农药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农药选择、施药技术、安全间隔期及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出口蔬菜水果区域化基地的农药使用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sticide Use in Export Vegetable and Fruit Regionaliza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2623-2016《出口蔬菜水果区域化基地农药使用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出口蔬菜水果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农药选择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并且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意味着生产企业在采购农药时,不仅要考虑其杀虫效果,还要关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农药使用剂量与频率
标准规定了农药的最大推荐使用剂量及间隔时间。例如,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农药,在单位面积上的施用量不得超过某一限定值,并且两次用药之间至少需要间隔一定天数。这有助于防止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3. 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标准列出了禁止用于出口蔬菜水果生产的农药名单。这些农药因其高毒性或长期积累性危害被严格限制使用。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农药管理制度,确保所使用的农药不在禁用之列。
4. 安全间隔期
所有允许使用的农药都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间隔期要求。即从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期间不得少于规定的天数。这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降至最低,满足出口检验检疫的标准。
5. 记录保存制度
为了便于追溯管理,标准强调了详细的用药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农药名称、生产厂家、进货日期、使用日期、使用方法等内容。完整的记录可以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应对潜在问题的重要资料。
6. 培训教育
标准还提到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农药知识的理解和技术操作水平。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正确执行上述各项规定,从而有效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出口蔬菜水果区域化基地农药使用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国际市场上对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关注度。遵循此标准可以帮助我国农业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