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极轨卫星进行海冰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信息提取流程及成果表示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极轨卫星数据的海冰监测及相关应用研究。
Title:Polar Orbit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 Part 8: Sea 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55.8-2008《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8部分 海冰》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中关于海冰监测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海冰”、“极轨卫星”等核心概念。例如,“海冰”是指覆盖在海洋表面的冰层,而“极轨卫星”则是指运行轨道经过地球两极附近的卫星。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基础。
监测内容与方法
标准规定了海冰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海冰分布、厚度、移动速度及变化趋势等。其中,对于海冰分布的监测,要求使用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数据采集的时间节点,通常选择在冬季海冰最厚时进行重点观测。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提出了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来提高监测精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实测数据相结合,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空间分析。此外,还要求建立历史数据库,以便于长期趋势的研究和预测。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这包括定期校准设备、实施现场验证以及开展同行评审等内容。特别指出,在每次任务完成后都需要提交详细的报告,并由专业机构审核。
应用场景与意义
最后,标准还讨论了本部分内容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服务于科学研究,如气候变化研究,还能支持实际应用领域,比如海上运输安全管理、渔业资源保护等。通过有效的海冰监测可以减少因海冰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以上是对DB21/T 1455.8-2008中有关海冰监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理解这一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