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霜冻气象灾害的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及评估程序。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霜冻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 Part 4: Frost
中国标准分类号:A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54.4-2008 气象灾害评估 第4部分:霜冻》是辽宁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霜冻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霜冻气象灾害评估。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仅限于辽宁省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但不适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20480-2006《沙尘暴天气等级》等。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和科学性,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霜冻”、“霜冻日数”、“霜冻强度”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霜冻”被定义为地面温度降至0℃或以下,导致植物受到损害的现象。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影响评估结果。
霜冻等级划分
标准将霜冻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基于霜冻持续时间、影响面积以及经济损失等因素综合考量。例如,轻度霜冻指影响面积小于10%,经济损失低于50万元;重度霜冻则需满足影响面积超过50%,经济损失达到300万元以上。这种分级方式便于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
评估内容与方法
标准详细规定了霜冻灾害评估的内容包括灾情调查、数据收集整理、损失计算等环节。其中,灾情调查要求全面细致,涵盖受灾区域、作物种类、种植规模等内容;数据收集则强调时效性和准确性,以便及时掌握灾情动态。此外,还提出了采用遥感技术辅助评估的方法,提高了评估效率和精度。
报告编写
标准明确了霜冻灾害评估报告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如基本情况概述、评估结论、建议对策等。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既反映实际情况又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后续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对《DB21/T 1454.4-2008 气象灾害评估 第4部分:霜冻》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有效开展霜冻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