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从事高温气象服务的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High Tempera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DB15/T 3126—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高温气象服务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监测预警方面,规范要求气象部门建立完善的高温监测网络,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规定中指出,各级气象台站应当每小时更新一次高温实况信息,并且在气温达到或超过37℃时,应立即启动高温预警信号发布程序。同时,还强调了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及时传递高温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在信息发布方面,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高温气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途径。特别提到,在高温天气期间,应增加信息发布频次,特别是在午后时段,当气温达到或超过40℃时,要加密发布频率,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高温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的服务,规范提出要加强针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的个性化服务。建议社区和医疗机构提前做好准备,为这些群体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指导和支持。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解答群众关于高温防护方面的疑问,并引导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此外,还对农业生产和电力供应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比如,在农业生产上,要求加强对农田灌溉系统的维护管理,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进行户外作业;而对于电力行业,则需要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因用电负荷过大而导致的供电中断等问题发生。
总之,《高温气象服务规范》旨在全面提升我区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