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从事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Title:Highway Traff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125—2023《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规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提升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水平。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气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开展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服务内容与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应包括但不限于天气实况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应急响应等内容。其中,天气实况监测需覆盖能见度、降水强度、风速风向等多个关键指标,并确保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小时一次。对于预报预警,则要求提供未来12小时内的短时临近预报和72小时内的中期预报,特别强调了对强对流天气如暴雨、暴雪等的提前预测能力。
数据共享机制
为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标准特别强调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各相关部门应当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交换气象观测数据、交通流量信息等基础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来整合多源数据,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道路通行状况并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应急处置流程
当发生恶劣天气导致的道路阻断或交通事故时,本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应急处置流程。首先,接到报警后,相关部门应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勘查情况;其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必要时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最后,事后应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查找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
培训与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标准还规定了从业人员培训与考核的相关内容。所有从事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熟悉各项业务操作规程,并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同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变化。
以上就是对DB15/T 3125—2023《公路交通气象服务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性标准,共同促进内蒙古地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