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废弃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调查与评估、防治措施、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矿山废弃地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in Abandoned Mine 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115—2023《矿山废弃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矿山废弃地水土流失治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4.1 水土保持规划原则
矿山废弃地的水土保持规划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矿山开发初期就应考虑到后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植被恢复的可能性,避免大规模裸露土地的形成。
6.2 植被恢复技术要求
对于植被恢复,规程明确规定了植物选择的标准:应优先选用本地物种,确保其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同时,建议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此外,还强调了种植密度的重要性,合理的密度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促进植物生长。
7.1 工程措施实施要点
在工程措施方面,规程指出,挡土墙、护坡等设施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及降雨量等因素。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另外,还要求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8.3 监测与评估机制
为了保证防治效果,规程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监测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土壤侵蚀情况、植被覆盖率变化以及各项工程设施的状态等。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整个项目的实施成效,并据此调整优化后续工作计划。
以上是对DB15/T 3115—2023部分重要内容的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