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流域向日葵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黄河流域向日葵种植区的害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Pest Control and Bee Pollination for Main Sunflower Pest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117—2023《黄河流域向日葵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黄河流域地区在向日葵种植过程中实现害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的有机结合。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绿色防控”、“蜜蜂授粉”等,确保使用者对概念有统一的理解。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 1. 生物防治
- 生物天敌引入:标准建议在向日葵种植区合理引入瓢虫、寄生蜂等有益昆虫,以控制蚜虫、金龟子等害虫的数量。例如,在每公顷种植区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瓢虫,以维持生态平衡。
- 抗病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性强的向日葵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具体而言,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并定期监测其生长状况。
# 2. 物理防治
- 诱捕器设置:规定了如何正确安装黄色粘板或性信息素诱捕器来捕捉飞虱、螟虫等害虫。例如,每亩地布置4-6个诱捕器,并定期更换粘板。
- 覆盖材料使用:提倡使用防虫网覆盖技术,特别是在幼苗期,可以有效防止害虫侵害。覆盖时需注意网眼大小适中,既能阻止害虫进入又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所需光照。
蜜蜂授粉技术
# 1. 蜂群准备
- 蜂种选择:强调选用健康强壮的意大利蜜蜂作为授粉蜂种。要求蜂箱内至少有8框以上封盖子脾,并且蜂群活跃度高。
- 运输管理:规定了从养蜂场到种植基地的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剧烈震动、保持适宜温度(15℃~20℃)等措施。
# 2. 授粉操作
- 放蜂时间:建议当向日葵花盘开放率达到50%左右时开始放蜂。此时正值花期高峰期,有利于提高授粉效率。
- 密度控制:每个蜂箱的服务面积一般不超过3亩,确保每株向日葵都能得到足够的访问次数。同时要注意观察蜂群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放蜂数量。
综合管理措施
- 田间巡查:要求每隔3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害虫发生情况及蜜蜂授粉效果。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环境维护:强调保护好周围的自然植被,为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此外还应注意清理杂草,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黄河流域向日葵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具体的防控方法和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把控。这有助于促进黄河流域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