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丝小枣黑疔病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综合防治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金丝小枣种植过程中黑疔病的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lack Scab Disease in Jinsixiaozao (DB1309T 225-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25-2019《金丝小枣黑疔病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河北省沧州市地区金丝小枣种植中常见病害——黑疔病的防控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黑疔病概述
黑疔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果实,导致果皮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规程指出,该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
- 合理密植:要求种植密度适中,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滋生环境。
-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减少越冬病原物数量。
- 轮作制度:建议枣树与其他作物轮作,避免连作带来的病害累积。
2. 物理防治
- 修剪整形:通过修剪改善树冠结构,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 覆盖地膜:在春季使用地膜覆盖,既能保墒又能抑制杂草生长,间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3. 化学防治
- 规程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在发病初期喷施,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 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 施药时间应根据天气预报调整,避开雨天,确保药效发挥。
4. 生物防治
- 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对病害进行预防,例如芽孢杆菌类生物农药,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
监测预警
规程强调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调查果园内病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趋势,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辅助监测工作。
结语
本规程为金丝小枣种植户提供了科学系统的黑疔病防控指导,通过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害流行,保障金丝小枣产业健康发展。希望广大果农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程要求,共同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