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盖苫冷棚羊肚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利用盖苫冷棚进行羊肚菌栽培的技术指导。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rel Mushrooms in Shade Cold Shelters - DB1305T 7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73-2023《盖苫冷棚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邢台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羊肚菌在盖苫冷棚中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功与否。标准要求培养料的碳氮比(C/N)应控制在20:1至25:1之间。这是因为羊肚菌的菌丝体需要适宜的碳氮比例来完成代谢活动。如果碳含量过高,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氮含量过高则容易引起杂菌污染。此外,培养料的pH值应维持在6.5至7.5范围内,过酸或过碱都会抑制菌丝的正常发育。
5.2 播种期确定
播种期的选择对于羊肚菌的出菇时间和产量至关重要。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在河北省邢台市地区,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这个时间段内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羊肚菌菌丝体的萌发和定植。同时,此时土壤湿度适中,能够为羊肚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6.1 温度管理
温度是影响羊肚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指出,在整个栽培过程中,棚内温度需保持在8℃至20℃之间。其中,当温度低于8℃时,菌丝停止生长;高于20℃时,则可能导致高温障碍,造成菌盖开裂等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密切关注棚内外温差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棚内温度,如覆盖保温材料、通风换气等。
7.1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羊肚菌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采用农业综合防控措施为主,化学农药使用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要定期清理棚内杂物,保持环境卫生;合理安排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方法(如粘虫板诱杀)、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喷洒)等绿色防控手段加以处理。
以上是对DB1305T 73-2023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从而提高羊肚菌栽培的成功率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