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的节能技术要求和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 Civi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275-2023《民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民用建筑节能的重要规范。该标准对提升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标准规定了外墙、屋面、外窗等部位的传热系数限值。例如,严寒地区建筑外墙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65W/(㎡·K),屋面不应大于0.55W/(㎡·K)。这些指标旨在通过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降低采暖能耗,确保室内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能源。
二、采暖空调系统效率要求
标准提出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效率应不低于85%,空调机组制冷能效比(COP)应不低于3.0。这一要求促使采用高效设备和优化系统设计,有效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可再生能源应用
鼓励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具体要求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应满足生活热水需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应占建筑总用电负荷的一定比例。这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四、建筑能耗监测
要求新建建筑应设置能耗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电、热、冷等能耗数据,并上传至监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能耗异常,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实现精细化管理。
五、施工质量控制
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材料进场检验、隐蔽工程验收等。确保设计意图得到落实,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节能效果。
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针对既有建筑,标准提出了改造原则和技术措施。如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更换节能门窗等方法,逐步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提高使用舒适度。
以上条文从多个方面对民用建筑节能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条件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