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棱角山矾的繁育技术、苗木培育、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棱角山矾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Symplocos angu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03-2023 棱角山矾培育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棱角山矾的培育过程,提高其种植效率和质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并要求种苗高度在3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0.3厘米。此外,种苗在移植前需经过修剪处理,去除枯枝败叶,确保根系完整。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二、土壤条件与整地
棱角山矾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应在5.5到7.5之间。整地时需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这样的土壤环境能够满足棱角山矾的生长需求,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定植密度与管理
根据标准建议,棱角山矾的定植密度为每亩11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2米,株距1.5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肥,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特别强调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悬挂黄板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则推荐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治疗,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五、采收与加工
棱角山矾果实成熟期一般在9月至10月间,当果实颜色由青转黄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处理,避免霉变。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产品的品质。
综上所述,《DB36/T 1803-2023 棱角山矾培育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最终产品加工的全过程,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棱角山矾的栽培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