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粟(谷子)、黍(糜子)覆膜精量穴播种植的术语和定义、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粟(谷子)、黍(糜子)的覆膜精量穴播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ulching Precision Hole Sowing of Millet (Foxtail Millet) and Panicum (Broomcorn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884-2023 粟(谷子)、黍(糜子)覆膜精量穴播种植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粟和黍覆膜精量穴播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规程要求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净度达到95%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控制在14%以内。同时,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并且要做到地面平整无杂物。
二、覆膜方式
规程指出覆膜方式应采用双垄沟覆膜技术,垄宽为70厘米,沟宽为30厘米,垄高为20厘米。覆膜时要保证薄膜紧贴地面,不留空隙,四周用土压实,防止大风吹开。
三、精量穴播
规程规定播种机具要调整好行距和穴距,行距为40厘米,穴距为20厘米,每穴播种3粒种子。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之间,播种后要及时覆土镇压,以保墒增温。
四、田间管理
规程强调在苗期要适时揭膜放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幼苗长到两叶一心时要及时查苗补种,保证全苗。生长期要注意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追施肥料,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规程要求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避免过量用药造成药害。同时要做好田间卫生工作,清除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虫害滋生源。
六、收获与储藏
规程建议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收获,此时籽粒含水量一般在20%左右。收获后要尽快晾晒或烘干,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再入库储存。储藏环境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
这些条文涵盖了从播种前准备到收获储藏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提高粟和黍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可以有效提升覆膜精量穴播种植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