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双氧快速浸种催芽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双氧水进行水稻种子快速浸种催芽的过程。
Title:Rapid Rice Seed Soaking and Germin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97—2023水稻双氧快速浸种催芽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种子发芽率和出苗质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提出了“双氧快速浸种催芽”的概念,即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以促进种子内部酶活性提高及物质转化,从而加速种子萌发的过程。这项技术强调了安全性和高效性,要求使用的过氧化氢浓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
其次,在“种子准备”环节中规定,使用前的种子应当经过精选和预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去除杂质、破损粒以及病虫害感染的种子,确保种子纯净度达到95%以上。此外,还建议采用温水或盐水漂洗的方式进一步净化种子表面,为后续浸种创造良好条件。
接着,在“浸种过程”部分指出,将精选后的种子放入预先配制好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是最优时间长度。此期间需要不断搅拌以保证所有种子都能均匀接触药液。值得注意的是,溶液温度应维持在18℃至2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效果。
关于“清洗与催芽”,规程特别强调,在完成浸种后必须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种子直至无残留气味为止。之后可选择适宜的环境(如湿度70%-80%,温度28℃左右)进行催芽,通常情况下48小时内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发芽迹象。
最后,“质量检验”是整个流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程要求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随机抽取部分样品检查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需重新评估整个生产流程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
综上所述,《DB23/T 3497—2023水稻双氧快速浸种催芽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而且突出了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中的各项要求,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