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制、收集、整理、归档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Gardening Engineering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50—2023《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黑龙江省的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文件归档方面,该标准强调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4.1条规定:“所有园林绿化工程资料应真实反映工程实际状况,不得伪造或篡改。”这意味着施工单位在提交资料时,必须确保每一份文件都准确无误地记录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苗木种植记录,必须包括品种、规格、数量以及种植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核查。
其次,关于资料的分类与整理,标准第5.2条指出:“园林绿化工程资料应按照工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分类,并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资料管理的效率。例如,在施工阶段,可以将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灌溉系统安装工程等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档,便于查找和使用。
再者,标准第6.3条提到:“电子文档应采用统一格式存储,并定期备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档已经成为资料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要求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文档的快速检索和更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后续的维护工作。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档案移交环节。根据第7.1条的规定:“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完成资料的整理和移交工作。”这表明了及时交接的重要性。如果拖延过久,可能会导致资料遗失或者信息不全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到后期的养护管理。
最后,标准鼓励采用新技术来提升管理水平。第8.2条建议:“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档案馆,实现资源共享。”这反映了现代科技对传统行业的渗透。通过构建智能化平台,不仅可以简化操作流程,还能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协作,进一步推动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黑龙江省范围内园林绿化项目的资料管理工作,旨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维护保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