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技术要求、编制流程和主要内容,包括目标与指标体系、空间布局、设施配置及实施保障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乡镇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编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 Life Circle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66—2023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技术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镇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明确了其适用对象为城市与镇,而非农村地区,这有助于规范城市化区域内的社区建设,确保居民生活便利性和服务设施的合理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社区生活圈”进行了明确定义,即以居民步行15分钟可达为原则,提供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功能区域。这一定义强调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达性,为后续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 规划原则
- 以人为本:强调从居民需求出发,提升生活质量。
-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人口特征制定方案。
-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实现长远利益。
4. 规划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
- 居住用地布局优化;
-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如教育、医疗、养老机构);
- 商业网点设置;
- 绿地公园分布;
- 道路交通系统完善。
5. 指标体系
提出了若干关键指标,例如每万人拥有便利店数量、绿地率、步行道长度等具体量化要求。这些指标有助于衡量规划效果,并指导实际操作。
6. 实施保障措施
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规划落实到位。此外还提到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社区发展。
7. 附录部分
提供了参考案例分析以及编制说明等内容,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以上是对《DB23/T 3566—2023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该标准对于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