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源生物炭的分级原则、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的分级与质量检测。
Title:Grad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Biochar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57—2023 生活垃圾源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活垃圾源生物炭的分级和检测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定义:标准对“生物炭”、“生活垃圾源生物炭”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生物炭”是指通过热解等方法将生物质转化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固态产物。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2. 生物炭分级标准: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源生物炭的分级依据,主要包括碳含量、灰分含量、pH值等指标。不同级别的生物炭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一级生物炭要求碳含量不低于80%,灰分含量不超过15%。
3. 检测方法:对于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碳含量的测定采用元素分析法,灰分含量则通过灼烧法测量。这些方法的选择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采样与制样:标准强调了采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并对样品的制备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样品应经过充分混合后缩分至所需量,且整个过程需避免污染。
5.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这部分内容涵盖了生物炭产品的标识信息、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运输和存储条件。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同时便于用户识别和使用。
6. 附录部分: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数据表和计算公式,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以上是对DB23/T 3557—2023标准中重要内容的解读。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环保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