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庄绿化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植物选择、种植施工及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村庄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illage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15—2023村庄绿化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村庄绿化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绿化规划原则
该规程强调了村庄绿化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村庄绿化时,首先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合理布局绿化项目,并且要注重成本效益比,确保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
二、树种选择与配置
规程指出,村庄绿化所选用的树种应当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和美化效果。具体来说,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优先选择耐寒性强的落叶乔木如杨树、柳树等作为骨干树种;同时搭配种植一些常绿灌木及花卉植物以丰富景观层次。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古树名木要给予特殊保护措施,不得随意砍伐或迁移。
三、绿地系统建设
本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村庄绿地系统,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道路两侧绿化带以及庭院内部小型花园等多种形式。其中,公共绿地面积占总用地比例不得低于10%,并且要保证每个村民都能方便地到达最近的一处休闲娱乐场所。另外,在设计时还需充分考虑到无障碍通行的需求,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便利设施。
四、养护管理要求
为了保障绿化成果长期稳定发挥效益,《DB23/T 3515—2023》还对后续的维护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比如定期修剪枝叶保持良好形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病虫害滋生;适时施肥补充养分等等。同时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有机肥料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五、示范点创建指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件还专门设立了“示范点”这一章节,旨在通过树立典型样板带动更多地方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去。示范点除了需要满足上述所有基本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特色,例如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精准化管护,或者结合当地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风格。
综上所述,《DB23/T 3515—2023村庄绿化技术规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对于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希望各地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