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验光配镜服务质量技术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设备要求、人员资质、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提供框架眼镜验光配镜服务的机构和企业。
Title:Optical Prescription and Eyeglass Fitting Quality Technical Service Specifications - Part 1: Framework Glas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639.1—2023《验光配镜质量技术服务规范 第1部分:框架眼镜》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框架眼镜的验光、配镜服务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验光环节中,标准强调了初次验光和复验的重要性。初次验光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并且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眼科检查设备。这包括但不限于视力表、角膜曲率计、眼底镜等。此外,对于青少年儿童,还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屈光不正伴随其他眼部疾病的情况,如斜视或弱视等问题。
其次,在测量瞳距这一关键参数时,标准指出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测量方法都必须准确无误。具体而言,成人单光眼镜片的瞳距允许偏差范围为±2mm,而对于散光轴位,则要求更加精确,其允许偏差仅为±2°。这些严格的规定确保了镜片加工精度,从而提高佩戴舒适度及视觉效果。
再者,关于镜架选择与调整部分,标准明确提出了镜框大小应与佩戴者的脸型相匹配的原则。同时,在装配过程中要保证鼻托中心对称、镜腿弯曲角度适宜以及鼻梁接触面平整等细节处理到位。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因不当佩戴而导致的眼部疲劳或其他健康问题。
最后,在售后服务方面,该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商家应当提供至少一年的质量保证期,在此期间内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免费维修或更换。此外,还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管理系统,以便于追踪每副眼镜的具体信息及其使用者的相关反馈情况。
综上所述,《验光配镜质量技术服务规范 第1部分:框架眼镜》通过一系列详尽而科学的技术指标设定,为整个行业树立了统一的服务准则。它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眼镜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