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安盟沙果产地的环境要求,包括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兴安盟区域内沙果种植基地的环境控制与管理。
Title: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Xing'an League Aprico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兴安盟沙果”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特有的地方特色水果,为了保证其品质和独特性,DB15/T 3081—2023《地理标志产品 兴安盟沙果》对产地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下是该标准中关于产地环境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土壤条件
标准要求种植区域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轻壤土,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兴安盟沙果对土壤质地和酸碱度的需求。沙壤土或轻壤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同时适宜的pH值范围可以确保果树吸收养分的最佳状态,避免因土壤过酸或过碱导致的营养失衡。
2. 灌溉水质
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即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这意味着水源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以防止这些物质通过灌溉进入土壤,影响果实质量和安全性。此外,灌溉方式需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高效的方式,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保护土壤结构。
3. 空气质量
种植区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GB 3095中的一级标准。这表明种植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如化工厂、冶炼厂等,确保空气中无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优良的大气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沙果的口感和风味,还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4. 地形与气候
产地应位于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一般在300米至6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4℃至8℃,无霜期不少于120天。这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利于沙果树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冬季较低的温度可以满足其休眠需求,而较长的无霜期则保证了果实的充分成熟。同时,适度的温差也有助于糖分积累,提升果实甜度。
5. 周边环境
周边不应有大型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施。这一要求旨在从源头上杜绝任何可能影响沙果品质的因素。例如,垃圾场可能会散发恶臭气体并渗出污染物,而污水处理厂可能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这些都会直接威胁到沙果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兴安盟沙果》中的产地环境要求涵盖了土壤、水质、空气、地形气候以及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只有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才能培育出具有独特风味和高品质的兴安盟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