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内容、归档流程、保管与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在技术档案管理方面的规范和指导。
Title: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Institutions - Part 1: Technical Archive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86.1-202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管理要求 第1部分:技术档案管理》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开篇明确了“技术档案”的概念,即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报告、数据等资料的集合。这些资料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
技术档案的建立
根据标准的要求,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体系。这包括但不限于:
- 档案分类:按照检测项目、样品类型等进行科学分类;
- 归档时限:明确规定各类文件归档的时间限制,确保档案及时完整;
- 责任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工作。
技术档案的内容
标准对技术档案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
- 原始记录:所有检测活动产生的原始数据及观察结果;
- 检测报告:最终出具的检测报告及其附件;
- 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校准证书、使用维护记录等;
- 人员资质档案:员工培训记录、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技术档案的保存
关于技术档案的保存期限,标准指出:
- 一般检测项目的档案应至少保存6年;
- 对于涉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争议较大的检测项目,其档案需长期保存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此外,还强调了档案存储环境的重要性,如防潮、防火、防盗措施,并建议采用电子化手段辅助管理。
技术档案的利用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档案的价值,标准鼓励检测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在对外提供档案查阅服务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协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泄露任何敏感信息。
总之,《DB42/T 2086.1-2023》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档案管理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