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生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措施、栽培管理措施及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木生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Wood-Grown Edible Fung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117-2023《木生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木生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第4.1条中指出,“应建立完善的栽培环境监测体系”,这意味着菇农需要定期检查栽培场地的温湿度、通风情况等环境因素。良好的环境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和害虫滋生的机会。例如,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5℃至25℃)和湿度(85%左右),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
其次,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第5.2条规定,“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隔离受感染区域,并对周边未受影响区域进行保护。”这要求种植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快速识别病虫害类型。对于常见病害如褐斑病,可采用物理方法如刮除病斑后喷洒波尔多液;而对于虫害,则可以通过设置防虫网、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加以防治。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重视农业措施的应用。第6.3条建议“合理轮作与间作”,通过改变作物布局来打破病原物的生活周期,降低其累积程度。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也很重要,比如及时清除杂草、翻耕土壤以及合理施肥,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菌株抗逆性并抑制有害生物繁殖。
最后,标准鼓励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第7.1条明确提出,“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并且提倡结合天敌昆虫释放等生态友好型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这样做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质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综上所述,《木生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帮助从业者更好地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挑战。遵循上述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质量,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