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亚麻田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及还田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还田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亚麻种植区进行毛叶苕子复种和还田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lay Cropping of Vicia villosa as Green Manure in Flax Fields and Its Returning to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30—2023 亚麻田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及还田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在亚麻田中复种毛叶苕子绿肥作物,并进行科学还田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为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田复种毛叶苕子的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以及翻压还田等关键技术环节。其中,适期播种是确保毛叶苕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步骤。根据标准要求,应在亚麻收获后的7-10天内完成毛叶苕子的播种工作。这期间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提高毛叶苕子生物产量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公斤之间,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在田间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和杂草防除两个方面。毛叶苕子喜湿润但不耐涝,因此需要及时灌溉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降渍,防止根系腐烂。对于杂草防控,则应采取人工拔除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毛叶苕子生长的前提下有效抑制杂草竞争。
当毛叶苕子进入盛花期时即可进行翻压还田作业。此时植株体内养分积累最为丰富,能够为下茬作物提供充足的有机质来源。标准指出,在翻压前需将毛叶苕子割倒并晾晒几天,待其含水量降至60%以下后再进行机械翻埋。翻埋深度一般控制在15-20厘米范围内,确保覆盖均匀且充分分解。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在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周围水体质量变化情况,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污染事故发生。同时也要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旦发现异常状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总之,《DB23/T 3430—2023》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规定指导农民正确开展亚麻田复种毛叶苕子及还田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耕地质量,还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