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微塑料的试验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定性定量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可食用海产品中微塑料的检测与分析。
Title:Test for Microplastics in Seafood by Fourier Transform Micro-Infrared Spectrosc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TM 00887-2024《海产品中微塑料测试 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样品制备、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本文将聚焦于新版标准中关于“样品制备”部分的重要变化,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样品制备过程较为简单,仅要求将海产品样本粉碎后直接用于分析。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可能导致微塑料颗粒的损失或形态改变,影响检测准确性。TCSTM 00887-2024对此做出了显著改进,新增了“酶消化法”作为推荐的样品预处理步骤。
具体而言,新版标准建议使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混合溶液对海产品样本进行酶解处理。该方法通过模拟胃肠道环境,有效分解有机物质而不破坏塑料成分。操作时需将样本均匀分散于酶液中,在37℃条件下恒温振荡24小时。之后,经过离心分离上清液,并利用过滤装置收集残渣,即为待测样品。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微塑料颗粒的原始状态,同时去除干扰因素如蛋白质和脂类等。此外,为了确保实验的一致性,标准还规定了酶液浓度、pH值以及振荡频率的具体参数范围,供使用者参考执行。
通过实施这一改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微塑料检测的灵敏度与精确度,从而更好地评估海产品中的微塑料污染状况。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