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松球果种实害虫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主要害虫种类及识别方法、监测技术、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红松球果种实害虫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Seed Pest of Red Pine C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20—2023红松球果种实害虫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红松球果种实害虫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于保护红松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界定了“红松球果种实害虫”的概念,即危害红松球果及种子生长发育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昆虫。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防治原则中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这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日常监测与管理,避免等到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后再采取措施。同时提倡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手段优先于化学药剂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接着是关于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要求。标准指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当发现达到一定阈值时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此外还特别提到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所选用的农药必须符合国家规定且经过登记注册;施药前需确认天气状况良好,避免雨水冲刷影响效果;操作人员要穿戴防护装备,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浓度施用;剩余药液不得随意丢弃,应当妥善处理以免污染土壤水源。
最后在安全间隔期方面作了严格规定。不同种类农药有不同的残留时间,因此在最后一次喷洒后至收获之间必须保持足够长的时间间隔,确保产品安全无害。
总之,《DB23/T 3420—2023》通过系统化的指导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应对红松球果种实害虫问题,既保证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又兼顾了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