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褐潮灾害预警的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的基本要求、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模拟分析及结果输出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海域内褐潮灾害预警的数值模拟分析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Brown Tide Disaster War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80-2023《褐潮灾害预警数值模拟分析技术规范》是辽宁省针对褐潮灾害预警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褐潮灾害的概念,即由褐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导致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认识基础。
其次,在监测布点方面,标准要求根据海域特征、历史褐潮发生情况以及现有监测站点布局,合理设置监测断面和站位。例如,对于近岸区域,应加密布设站点以捕捉局部变化;而远海则可适当减少站点数量。这种分级布点策略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并保证监测精度。
再者,关于数值模型构建,标准强调需采用适合研究区特点的物理-生物耦合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可靠程度。同时,还应定期校验模型性能,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预警指标应当涵盖水温、盐度、营养盐浓度等多个因子,并结合长期观测数据确定阈值范围。当监测值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即可触发相应级别的警报。
最后,在信息发布环节,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褐潮动态。信息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及其可能影响等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同步推送,以便各方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以上是对DB21/T 3780-2023中部分核心条款的解读,旨在帮助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有效开展褐潮灾害预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