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藜麦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藜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质量评价。
Title:Quality of Operation for Quinoa Combine Harve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708-2023《藜麦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藜麦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从藜麦联合收获机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确保藜麦联合收获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业质量和效率。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牵引式、悬挂式和自走式藜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质量评价。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藜麦联合收获机,在进行作业质量评定时都应遵循此标准。
二、技术要求
1. 收获损失率:收获损失率应不大于5%。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对藜麦籽粒的保护能力,损失率越低说明收获机性能越好。
2. 含杂率:收获后的藜麦含杂率应不大于3%。含杂率是指收获后藜麦中非藜麦籽粒及其他杂质的比例,较低的含杂率意味着收获机能够更有效地分离藜麦与杂质。
3. 破碎率:收获后的藜麦破碎率应不大于2%。破碎率反映了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对藜麦籽粒的损伤程度,破碎率低表明收获机在工作时对藜麦籽粒的保护效果较好。
4. 清选效果:清选后的藜麦应达到无明显杂质附着的标准。良好的清选效果不仅提高了藜麦的质量,还减少了后续加工过程中的麻烦。
三、试验方法
1. 收获损失率测定:通过在收获机后方设置接料装置,收集收获后的藜麦,然后称重计算收获损失率。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确定收获面积,然后将收获机后方的接料装置固定好,启动收获机开始作业,作业结束后停止收获机并称量接料装置内的藜麦重量,最后根据公式(收获前藜麦总重量 - 收获后藜麦总重量)/ 收获前藜麦总重量 * 100% 计算收获损失率。
2. 含杂率测定:采用人工挑拣法,将收获后的藜麦放入筛网中,轻轻摇动筛网,使杂质与藜麦籽粒分离,然后称重计算含杂率。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收获后的藜麦均匀铺展在筛网上,然后用手轻轻摇动筛网,使杂质与藜麦籽粒分离,接着将筛网上的杂质收集起来并称重,最后根据公式(杂质重量 / 收获后藜麦总重量)* 100% 计算含杂率。
3. 破碎率测定: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收获后的藜麦籽粒,统计破损籽粒的数量,计算破碎率。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收获后的藜麦籽粒均匀铺展在观察台上,然后使用目测或显微镜观察籽粒的状态,记录破损籽粒的数量,最后根据公式(破损籽粒数量 / 收获后藜麦籽粒总数量)* 100% 计算破碎率。
四、检验规则
1. 出厂检验:每台收获机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安全性能、主要功能等。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
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收获机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能测试,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收获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等。型式检验一般在新产品定型鉴定、老产品转厂生产或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进行。
3. 抽样检验:对于批量生产的收获机,应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样本应在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安全性能、主要功能等。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收获机应在明显位置标注产品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标志应清晰、牢固,不易脱落。
2. 包装:收获机的包装应能有效防止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包装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水性能,包装内应附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3. 运输:收获机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零部件松动或损坏。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
4. 贮存:收获机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长期存放时,应对收获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综上所述,DB62/T 4708-2023《藜麦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标准从多个方面对藜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也为用户选购和使用收获机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